在20世纪,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标准之一。新心理健康程度也标示着个人应对事件的态度,处理问题的能力,甚至生活的态度和个人幸福感。---Lansin.com 心理健康程度高的人,应对事情能泰然处之,处理问题比较积极。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考虑问题比较全面,问题回被处理得比较好。 在情感问题上,心理健康程度高的人有较高的幸福感,因为这种人比较灵活,在遇到遇到某件事时,能够积极地分析,即便是一件很坏的事,也能找到它的好处,从而释放自己的压抑情绪。感情会得到合理的控制,不会有过激的反应。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心理健康比较完美的人,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人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我所说的是相对而言。以此引申开来,世界上任何事物只要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我所要提出的中心在于:任何人(即便是心理很健康的人)都存在心理变态。 我是这样理解心理变态的:它是一种相当隐蔽的,长期存在于人的潜意识之中的,非常偏激的,具有最强烈的个人主义的后意识(我的定义:理解为潜意识之中的深层潜意识)。 首先,我肯定,每个人都存在心理变态.神也不能排除,何况世上根本就没有神。但是因为它非常隐蔽,自己或者他人都很难发觉,当你产生那种心理时你也不会有丝毫的异样感觉。因为后意识是很深层次的因素。在其做出反应的时候,人并没有什么感觉。形象的说,就象人喝水的时候用的是口,而不是眼,耳,鼻那样,自然得不能更自然。但是,并不是绝对的发现不了,只不过困难程度高,而且它的危险程度也非常高。也许在某个特殊事件时会被激发出来,这都取决于个人的分析行为能力。 其次,心理变态是长期存在于人的后意识之中的。人的意识是后天慢慢形成的,心理成长伴随着人的一生,它在个人的身体成长过程中,经验积累过程中,自身阅历过程中,各种情感经历中默默成长。变态心理也在同时随之而来。变态心理的形成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就象滴水石穿那样,经过很长时间才会形成。开始只是一个点,继而是一个坑,最后成为一个洞。变态心理其实就是生活中情感长期受压抑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反感情绪,起初只是一点点情绪,最终积累成为一种深层情感。各人生活总有某方面的或某些方面的缺陷,无人能避之。由于生活不可能完美,每个人都会有一种或几种情感缺失,慢慢就成为心理缺陷,任何人都无法避免。 再有,变态心理是一种极度偏激的情感,要么是爱的极点,要么是恨的极点。我认为人类的情感只此两种,别无他情,只不过各人对各人或事的爱恨程度不同。心理变态就是某种爱恨达到极点的状态,这个状态一旦触发将会难以被控制。这时就会出现一个最极端的自我,做出最极端的行为。当爱恨到了极端,也就是情感达到了顶点,主观意识就会驱使做出非正常人的行为。一般来说,这些行为中,大多具有破坏性和危险性。在主观意识非常强烈时,也会大大激发人的各种潜意识,随之将人的潜能提高到一个非常高的层次。这时候,个人能力最强,不容易被战胜,更不会屈服。心理变态的实质就是某种情感长期受压抑,在被引导时,激发出来的感情宣泄,继而驱使的行为实现。 最后要指出,心理变态是一种最强烈的个人主义情感,由于心理变态是情感长期受压抑的结果,是个人情感,并非公共情感。换句话说就是自己想要的某种情感或某种快乐感没有,从而滋生的反感情绪。在成熟时,内心就会渴望消亡所有的同类情感或者只可以自己一个人得到此类情感,其他人就不可以的偏激心理。这样就会产生一种对别人的敌视情绪。表现为嫉妒他人的此类情感表达,拒绝向他人表达此类情感。总的来说,就是希望自己一个人独有。心理变态所引发的具体行为,是要找到自己的满足感.以个人情感为基点,只考虑自身利益,并不记任何后果,也不惜任何手段,任何代价,一心只为满足自己。这种极端个人主义本身不是错误,只是在具体行为时就有可能引发错误,这要取决于个人的自制能力。一般来说,绝大部分人都可以控制好,只有少数情感压抑比较强烈或者自制能力较弱的人会失去控制。说这么多,我的目的并不是要告诉别人心理变态有多危险,有多可怕。我的目的是要告诉大家心理变态并不是很严重的心理疾病,也不是骇人听闻的东西。心理变态存在于每个人意识中,每个人都应该看清楚自己,正确看待自己,不要被某种情感压抑太深,应该做出适当的调节,找出正确的理解方式。并且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不要专门找别人的缺陷,缺点来取乐,那样的后果只会自己吃亏。 学会分析就学会了理解,学会理解就能学会行为,这样不仅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也利于社会发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