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青春梦想荒芜寂灭 【青春坐标】 朱炜,男,1989年生,浙江省德清人,2011年毕业于至尊国际zz7022人文旅游系文秘专业,后进入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取得汉语言文学本科文凭,出版《百里湖山指顾中》等著作12本,现为浙江省作家协会新荷计划青年作家、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理事、德清县图书馆地方文献室主任兼乾元国学图书馆馆长;曾获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征文活动二等奖、中国出版界图书馆界全民阅读优秀案例二等奖等荣誉,被评为南太湖本土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人文社科领域青年拔尖人才、德清县十大杰出青年。座右铭:唯有热爱,才会坚持;唯有坚持,才能成就。我们每个人都该坚持去爱些什么,不轻易改变,不轻易放弃,不让青春梦想荒芜寂灭。只有这样长久的坚持,才能获得成功;因为热爱是成功的基础,坚持是成功的保证。 【成长足迹】 2014年12月23日,至尊国际zz7022毕业才三年,朱炜著作的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书《百里湖山指顾中》发布会,在杭州下沙他的母校举行。浙江省作家协会、浙江图书馆、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至尊国际zz7022等单位的领导和学者,端坐主席台。发布会现场花团锦簇、彩旗飘扬。朱炜取得的成就,令学弟学妹艳羡不已。然而,对朱炜而言,这还仅仅是个开始。 沉浸图书馆中做学问 “虽然没有走上从商道路,但母校推崇的坚韧不拔的浙商精神,令我终身受益。”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浙商精神,才让朱炜坚持热爱并执着固守,因而拥有强项与优势,赢得社会认可,成就人生高度。文秘专业毕业的朱炜,热爱的是阅读,毫无疑问,图书馆是阅读的天堂。 2022年是朱炜在图书馆工作的第11个年头。他曾在自己的博客里写到:“到图书馆去工作,那是多少人的梦寐以求,非学问和才情相当者不准入,故曰图书馆员何其光荣”。毕业后,朱炜回到家乡德清,成为德清县图书馆地方文献室一名馆员。在身为普通馆员的那两年多时间里,朱炜埋头学习、刻苦钻研,很快,朱炜的学识、能力和对图书馆事业的热爱,引起了领导的关注与赏识,2014年他被提拔为德清县图书馆地方文献室主任。为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两年后,朱炜又被派往莫干山镇担任民国图书馆馆长。莫干山镇民国图书馆开馆时,全馆只有朱炜一个工作人员。为了把这个图书馆办好,他既要设计场馆装修风格,又要收集丰富馆内藏书,做规划、写材料、搞研究、打包拆包、装卸搬运、归类上架,从内到外、事无巨细都是朱炜一人忙上忙下。在他的努力下,莫干山镇民国图书馆2017年接待读者15万人次、图书借阅7200册次,因此莫干山民国图书馆还被评为浙江省读者最喜爱的乡镇(街道)图书馆。 然而在朱炜看来,办好一座乡镇图书馆,为三农建设做点贡献固然重要,但对地方文化的挖掘与传承更为重要。“看见的是文献,看不见的是文脉与历史坐标系。许多基础的文献工作,假如我们这一代人不做,谁来做?假如现在不做,什么时候做?”为此,朱炜不论是做馆员还是做馆长,对图书馆地方文献学术研究,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10多年来,他孜孜以求沉浸在图书馆中做学问,先后在《图书馆建设》《山东图书馆学刊》《图书馆研究与工作》《图书馆报》等专业报刊上发表地方文献学术研究类论文多篇;曾获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征文活动二等奖、中国出版界图书馆界全民阅读优秀案例二等奖;曾应邀参加全国首届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学术研讨会并作交流发言。在2022年的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论文与业务案例征集活动中,他撰写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湖州地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读推广实践》被评定为推荐交流论文,他本人也非常荣幸地成为华东师范大学民间记忆与地方文献研究中心举办的第五届地方文史高级研修班的一名学员。 甘坐冷板凳上做功课 地方文献学术研究的深度,成就了朱炜文学作品的“温度、尺度、辨识度”。在朱炜新书《百里湖山指顾中》发布会上,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社长鲍观明说:“89年出生的朱炜,正是出名要趁早的典范,所不同的是他不写小说,而是写最见素养和功底的古典诗词、文化随笔。这自然不像小说,只要一定的文学根底,加之能编造故事,便可动辄煌煌几十万言。他所作的,是冷板凳上的功课。” 为了做好冷板凳上的功课,朱炜坚持热爱不动摇,坚持在地方文献资料的古纸堆中去找寻被人遗忘的逸闻轶事。2016年,朱炜到莫干山镇民国图书馆走马上任后,当他第一次翻看莫干山文献时,内心顿生“惋惜”:原来,尽管莫干山在近代史上拥有风云地位,但由于种种原因,上一部《莫干山志》记载却截止于1994年,之后虽然有许多人描述莫干山的故事,但大多都好像把辉煌的历史“摒弃在外”了。“我想要和前辈一样,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把大山的美好过往展现给不了解她的人”于是朱炜花了两年时间,走访了近百位山中老人,记录下他们记忆中的过往故事,集结成了后来深受读者喜爱的《莫干山史话》。 朱炜经常会从文献资料中发现的一封家书、一张照片、一张学籍卡等入手,巧妙地将它们勾连成一篇篇情节丰富、情感丰沛的文章,从而形成了将文、史、诗、景、物糅于一册的属于朱炜的独特文风。这种独特风格让他在“短短几年里出版多部作品,其创作速度让许多作家难以企及。”大学毕业后,朱炜先后写作出版了10本书,其中专著5本:《百里湖山指顾中》《湖烟湖水曾相识》《君自故乡来》《莫干山史话》《跳上诗船到德清》;合著2本:《俞樾与湖州》《俞平伯年谱》;连环画编文2本:《海派画杰蒲华》《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主编诗集1本:《馀不雅韵——德清县诗词学会四十周年纪念集》。2022年,湖州市委市政府唯一官方新闻客户端南太湖号为他开辟了一个专栏,他的新书《南浔与莫干山》《给孩子的风土诗》不久也将面世。 坚持读书日里做演讲 朱炜写的每一本书大多能再版,销量和反响都不错。然而影响大责任也大。身为图书馆长和青年作家的朱炜,多年来坚持把“阅读推广”作为自己理应肩负的历史责任和社会担当。 阅读推广,是向公众提供的一项重要的阅读服务。每个社会成员,既是阅读推广的对象,也是阅读推广的触角。让每个社会成员养成自觉和习惯,把阅读当作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是阅读推广中最难的事情,而这件难事,也恰恰最有价值。为了做好这件“最难也最有价值”的事情,朱炜醉心于此、甘之如饴。 莫干山镇民国图书馆走上正轨后,朱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办了一个全省联动的“图书馆之夜”,当时正逢第21个世界读书日。朱炜邀请了许多年轻人来到新建成的民国图书馆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那一夜,出了点意外,由于山里电压不稳,突然停电了,原本我还担心这个活动会中断,但没想到,大家就算借来电子蜡烛,也要在这个温馨的氛围里,把活动办下去”。这次“莫干山夜话”之后,朱炜创建了一个微信群,如今这个群依然活跃,不停有新朋友加入,也有老故事在延续。为克服山里交通不便的困难,朱炜把民国图书馆的阅读流通点设在各大民宿;为让孩子们了解莫干山的过去,朱炜开办走进莫干山历史的夏令营。 回到县城再次担任德清县图书馆地方文献室主任后,朱炜参加阅读推广活动更多了。来图书馆报告厅听讲座已然成为德清县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中被冠以“春晖讲堂”的讲座,目前已进行到第79场。只要没有其它特别重要的事情,朱炜几乎每场必到。除此之外,朱炜还经常下基层参加阅读推广活动。比如在德清县第八届全民读书节系列活动中,朱炜主讲的“新市古镇蚕桑史话”走进新市镇,在这个杭嘉湖地区著名的蚕乡,引起了强烈反响,对助力乡村振兴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推动作用。 数年如一日地读书、写作、开讲座,兴趣与工作相融,责任与担当同荷,朱炜实现了他的文学梦想,也承担起了一个青年作家的历史使命。 【师长寄语】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假如没有热爱,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朱炜热爱文学并始终不渝地坚持这一热爱,终使梦想成真。如果我们都能像朱炜一样,做一件自己热爱的事情,并且坚持了、专注了、用心了、投入时间了,成功定会在不远处召唤,给怀抱梦想的专注者以惊喜与回馈。